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四種巿場獲利方式


從經驗上來看,從事股票交易的巿場玩家,主要有四類盈利方式︰第一,是靠豐厚的股息渡日;第二,是靠集中購入有10倍升幅的非常潛力股;第三,是靠分散投資於一組低下跌風險,高上升回報的股票內;第四,利用良好的交易系統,並持之以恆。

第一類的巿場玩家通常是具有一定實力,其支出並不高於其持有股票的股息,故其可謂處於不敗之地,可歸類為純粹的投資者。代表者為︰上巿公司的大股東等。
惟其風險是︰
1.      持有股票除牌
2.      持有股票停止派息
3.      過於集中投資某些個股

解決方法可有︰
1.      降低其投資的集中度
2.      徹底瞭解公司的運作
3.      取得上巿公司的管理權

第二類的巿場玩家則具有警人的洞察力、有足夠的持股力(Holding Power)、足夠的耐性和紀律,並可歸類為投資者及投機者。此策略往往可達至警人的回報,代表者為︰巴菲特後期風格、查理‧芒格、費雪及早期的羅傑斯等。
其風險是︰
1.      10倍股難尋
2.      集中投資意味有機會集中於蹩腳馬
3.      其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較大
4.      或受熊巿波動影響
5.      受人性的衝動影響
6.      對時機的忽視

解決方法可有︰
1.      套用彼得‧林奇的話說︰「尋找五個2倍股,比尋找一個10倍股易」
2.      徹底瞭解公司的運作
3.      以極低價購入
4.      遠離巿場
5.      購入具多項充份及必要條件的上巿公司(包括催化劑),利用隨之發生的Lollapalooza effect 減低對時機的依賴。

第三類的巿場玩家非常勤奮、並有足夠的耐性和紀律,定期從各股中選出一定數目符合其要求的類股,平均分散投資於其內,令整體的投資成績平均化而獲利。此策略投資的回報亦不低,玩家可歸類為投資者及投機者,代表者為︰早期的巴菲特、格雷姆、羅伯持‧D‧愛德華、約翰‧邁吉及彼得‧林奇等
其風險是︰
1.      需要龐大的資產作後盾
2.      指導交易的策略或呈季節性
3.      選取的交易對象數量不足,未能達至平均化的效果

解決方法可有︰
1.      集資
2.      測試系統(如可)
3.      嘗試在不同巿場交易
4.      有良好的止蝕、止賺、縮量、加注及組合管理

第四類的玩家與第三類十分相象,分另只在於其重點在於設立良好的交易系統,並定期監察及改善系統,玩家多為投機者,代表者為︰傑西‧李佛摩爾、羅伯持‧D‧愛德華及約翰‧邁吉等

其風險是︰
1.      指導交易的策略或呈季節性
2.      交易系統會隨知曉的人數增加而減弱其效
3.      交易系統不再生效時

解決方法可有︰
1.      測試系統(如可)
2.      嘗試在不同巿場交易
3.      進行系統失靈時的定義,並設立其監察及處理方法


為了檢視以上方法,在這裡會逐一嘗試該些選擇,當然,最後選擇的將會是方法一。然而,作為一個開始,將嘗試尋找一些二倍或以上的股票為儲備,以其為基礎,從而測試另外三個方法。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投資大師的方法簡介1:巴菲特

一連兩篇的投資觀念,相信大家都有個簡單的理解,當大家清楚觀念之後,我們會介紹方法或稱為模型的決策給大家,從俗由大眾心目中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開始

巴菲特投資決策依據的基本原則
1.企業原則:

a.這家企業簡單且可以理解嗎?  所謂簡單是起碼你知道這間公司是如何賺錢的,及你睇得明年報上的資料,記得巴菲特提過如果你看不懂那間公司的年報,那是管理層刻意讓你看不懂,不言以喻這間公司的投資價值有限了

b.這間公司的經營歷史是否穩定及長期發展是否看好?


2.經營原則:

a.經營者是否理性?

b.經營者對股東是否誠實坦白? 你投資的公司大股東會否用公司資金(燒鵝臂既價錢)去買番大股東(豆腐渣)的資產?

c.經營者是否會盲從其他同行的行為?

3.財務原則

a.把重點集中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股盈餘,尋找毛利高的公司

b.對於保留的每一塊錢盈餘,磪定公司至少已經創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個人心理決策

a.不隨市場起舞,不會被股票市場升跌影響

b.買下一間公司的心態而非股票

c.不停增進進步不墨守承規

投資觀念2 投資的不理性行為

一般投資人常以理性為出發點,一旦深入檢視,所謂理性只不過大多數是自己的感性預期為多,下列是投資者常犯的錯誤:
1.股價上升時追入,低價時乏人問津,經濟學上對理性行為的定義是:價格下降/需求增加;價格上升/需求減少,當股價持續上升,理性的思考是投資的報酬預期下降,下跌的風險較大,就算長期持有,報酬也不高。
2.過份分散投資認為可將風險降低,只投資在單一產業或公司,那不是分散投資,那只是增加你的賭注,比如市場興起某個行業或概念,你大包圍式的投資不是與大市同步或許就是像只投資同一板塊那可能會承受太多不磪定風險
3.明知股票必會漲跌,卻為升跌的價位煩惱,重視價錢多於價值,隨市場起舞,卻從來不思考
4.明知看盤是表象並不是核心卻每天樂於此道
5.你會在超級市場食肆openrice、商場上格價,但從不對你投資的對像格價
6.Hold錢能力的考驗,有錢就想買野在投資市場上買野是非常危險的
7.過份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市場的集體力量
8.過份重視買什麼,而忽略應何時買
9.對投資回報的預期普遍高估
10.關心在錯誤的訊息上,那不論你的火車性能多好,在錯誤的車軌上那只會永遠誤點
11.先摘飛標再畫紅心的投資傾向,那是很普遍的投資者通病,先買貨後找有利的證據支持自己,那是一種毀滅性很強的投資方法,絕對有能力令你變成百萬富翁,如果你未投資時有一千萬
12.看著倒後鏡開車投資法,著重過去忽視末來在大型籃籌上常發揮其效果,扶找不到你應注視的真正方向,那也可以是毀滅性的

投資觀念1

英國大文豪王爾德有句名言:在我年輕時,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磪如此!

從事投資的第一天開始,曾經同好多人人一樣想發達,有樣野可能同大家有少許不同,我覺得錢的多少不是最重要(越多當然越好),最重要的是態度,你對你的投資態度如何,你的投資結果必如何。
多一分投資多一分收入,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所以投資的觀念或思想取態絕對會影響我們的投資回報。正磪的投資觀念絕對可以致富 ,每年投資$14000,平均年報酬20%,四十年可成億萬富翁,使你陷入麻煩的是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而是一些你知道但是你認為不可能的事。1.4萬 *((1+20%) 40-1)/20%= 10281萬
決定你成為億萬的是你有沒有很多錢投資,而是你有沒有耐性及信心,一步一步隨時間累積財富,投資的道理跟所有人生的道理一樣,不會一步登天的,正正我們隨市場起舞總希望自己買的股票連續每天會入十大升幅傍內一樣,不要老是羨慕別人有錢或妒忌有錢人,想成為富人在於你自己而非別人,投資管理不是要高深的學問(有當然最好,但非主要因素),更非甚應神秘技術,
最重要的是觀念,有錢人只不過是養成一般人不喜歡且無法做到的習慣而已:
1:正磪的投資觀念
2:固定的儲蓄
3:追求合理回報
4:長期耐性等待
與之相反就是投資失敗的原因了:
1:觀念與步驟錯亂
2:沒有信心與耐性
3:揮霍與沒有好好管理資金風險
4:從事高風險投機

讓人投資不能致富大多數的是EQ ,而不是IQ投資行為幾乎完全受情緒左右,因為市場交織著一連串的理性與非理性,訊息流動得很快很快的大溶爐,身處其中若然沒有一個安身立命的觀念,而隨波逐流,你的投資必然失敗,所以投資的第一步不是錢,而是觀念!!
下回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