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四種巿場獲利方式


從經驗上來看,從事股票交易的巿場玩家,主要有四類盈利方式︰第一,是靠豐厚的股息渡日;第二,是靠集中購入有10倍升幅的非常潛力股;第三,是靠分散投資於一組低下跌風險,高上升回報的股票內;第四,利用良好的交易系統,並持之以恆。

第一類的巿場玩家通常是具有一定實力,其支出並不高於其持有股票的股息,故其可謂處於不敗之地,可歸類為純粹的投資者。代表者為︰上巿公司的大股東等。
惟其風險是︰
1.      持有股票除牌
2.      持有股票停止派息
3.      過於集中投資某些個股

解決方法可有︰
1.      降低其投資的集中度
2.      徹底瞭解公司的運作
3.      取得上巿公司的管理權

第二類的巿場玩家則具有警人的洞察力、有足夠的持股力(Holding Power)、足夠的耐性和紀律,並可歸類為投資者及投機者。此策略往往可達至警人的回報,代表者為︰巴菲特後期風格、查理‧芒格、費雪及早期的羅傑斯等。
其風險是︰
1.      10倍股難尋
2.      集中投資意味有機會集中於蹩腳馬
3.      其投資組合的波動性較大
4.      或受熊巿波動影響
5.      受人性的衝動影響
6.      對時機的忽視

解決方法可有︰
1.      套用彼得‧林奇的話說︰「尋找五個2倍股,比尋找一個10倍股易」
2.      徹底瞭解公司的運作
3.      以極低價購入
4.      遠離巿場
5.      購入具多項充份及必要條件的上巿公司(包括催化劑),利用隨之發生的Lollapalooza effect 減低對時機的依賴。

第三類的巿場玩家非常勤奮、並有足夠的耐性和紀律,定期從各股中選出一定數目符合其要求的類股,平均分散投資於其內,令整體的投資成績平均化而獲利。此策略投資的回報亦不低,玩家可歸類為投資者及投機者,代表者為︰早期的巴菲特、格雷姆、羅伯持‧D‧愛德華、約翰‧邁吉及彼得‧林奇等
其風險是︰
1.      需要龐大的資產作後盾
2.      指導交易的策略或呈季節性
3.      選取的交易對象數量不足,未能達至平均化的效果

解決方法可有︰
1.      集資
2.      測試系統(如可)
3.      嘗試在不同巿場交易
4.      有良好的止蝕、止賺、縮量、加注及組合管理

第四類的玩家與第三類十分相象,分另只在於其重點在於設立良好的交易系統,並定期監察及改善系統,玩家多為投機者,代表者為︰傑西‧李佛摩爾、羅伯持‧D‧愛德華及約翰‧邁吉等

其風險是︰
1.      指導交易的策略或呈季節性
2.      交易系統會隨知曉的人數增加而減弱其效
3.      交易系統不再生效時

解決方法可有︰
1.      測試系統(如可)
2.      嘗試在不同巿場交易
3.      進行系統失靈時的定義,並設立其監察及處理方法


為了檢視以上方法,在這裡會逐一嘗試該些選擇,當然,最後選擇的將會是方法一。然而,作為一個開始,將嘗試尋找一些二倍或以上的股票為儲備,以其為基礎,從而測試另外三個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